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广州小飞科技公司

app开发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 暂无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张亮
  • 电话:16626449952
首页 > 新闻中心 > 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新闻中心
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发布时间:2024-11-06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教材分析:

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论语》十则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人们的人生抉择和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

2、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及名言警句。

3、学习和借鉴孔子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

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3、探究学习课文前两则。

4、背诵、默写前两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谁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学生回答相传,宋代名相赵普在政期间,社会一片大好,人民安居乐业,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就有这一说法。可见《论语》的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十则,去聆听先哲的教诲吧!

二、明确学习目标,并逐步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

自学指导(一)

学生借助手中的资料或者课下注释收集孔子及相关知识。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类型

1、语录体(第1―9则)

2、对话体(第10则)

3、叙事体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何谓五经?谓《诗》、《尚书》、《礼》、《易》、《春秋》也。

学习目标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教师指导: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自学指导(二)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笔圈划出生字词。利用课下注释或者工具书,查准字音。

论语lún 愠yùn 说yuè 三省xǐng 罔wǎng

殆dài 弘hóng 凋diāo 是知也zhì 诲huì

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小组内尝试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节奏。

听朗读录音,注意听准节奏,听出韵味。请同学们轻声跟读。

划分节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学习目标3、探究学习课文前两则。

自学指导(三)

小组讨论前两则,划出并解释你们认为需要引起重视的字词,并试着翻译整个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很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确: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学习目标4、背诵、默写前两则。

自学指导(四)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前两则。

齐背,点名背。

默写,小组内互改,组长点评。

迁移应用练

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1.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3.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要点归纳

1.了解孔子、儒家思想、《论语》等。

【关键词】儒家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造成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准则和道德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恰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挖掘。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天人合一”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看来,“天”是宇宙的最高实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孔子从天道与人道高度统一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延续到了人以外的自然界,构建了一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核心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体系。他指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认为,只要通过推己及物,推己及人,就能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状态。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认为天有自身的运动规律,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界,认为人与天各起各自的作用,和谐共生。张载在孔、孟思想基础上,又提出“民胞物与”,指出万物是我的好朋友,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

儒家通过两条路径阐述天人合一。第一,以天为核心,遵循自上而下的路径,天在不断进化过程中赋予了人以自然的生命。第二,以人为核心,遵循自下而上的路径,人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理想的价值,保存了天生生不息的进化机制。在这种“天人一体”的双向互动中,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澄清了人而为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彰显了天作为价值根源存在的意义,与此同时,天也赋予人内在价值。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崇尚勤俭、反对浪费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儒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伦理规范告诉人们,对自然资源要合理使用,建议人们“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这些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孔子“取之有度”的生态智慧。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描绘了他理想的生活环境,极力反对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荀子看来,“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不可去,求可节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他主张通过“道”来节制人的欲望。如果人们按照“道”来行事,近就可以接近他的欲望,退就可以节制他的所求所要。因而,对于那些不可尽也不可去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倡导人要合理地利用天,使天能够为人服务。朱熹进而提出了私欲与天理对立统一的思想,要求人们不要被欲望所引诱,保持道德自觉。

“圣王之制”彰显了生态伦理中的法律保护。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延续到法律领域,在儒家的一些经典著作《周礼》《礼记》等都记载了有关生态资源的立法保护。比如,禁止人们乱捕乱猎、乱砍乱伐,保证生物的生长期,防止生物匮乏。这一传统在有关的法令中传承下来,荀子把它概括为“圣王之制”,“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秋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湾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礼记・月令》规定为了遵循自然规律,每个月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都要和保护环境资源密切结合,严格保护自然,不去触碰种种禁忌。例如,正月的禁忌是“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天飞鸟”。这种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禁令、礼制逐渐演变为历代王朝的法令。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这样记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陧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麂卵,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唯不幸死而伐绾享者,是不用时。”儒家保护自然环境的法令还演变为一些家族的族规,例如,清代江苏昆山《李氏族谱、族规》规定:“如有乱砍本族及外族竹木、松梓、茶柳等树及田野草者,山主佃人指名投族,即赴祖堂重责三十板,验价赔还”。

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就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意味着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需求而导致人与自然分裂。孟子、荀子还详细阐述了具体做法,强调人类要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既有利于自然界,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利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非主仆关系,而是伙伴朋友关系。在这种和谐关系中,人类自身就越能实现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这与当今生态伦理学上所强调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应遵循自然规律的观点是一致的,人类对自然应该怀有感恩之情、敬畏之心。

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适度的消费方式。儒家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和道家的“知足去奢”思想,告诫人类应当克制自身欲望,珍惜、节约资源,既考虑到当前,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这一思想与当今社会存在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是针锋相对的,与此同时,也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地绿、天蓝、水净的生存环境。因而,人类应该提倡一种既符合生态发展,又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生活方式,既不危害生态环境,又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绿色、自然的消费观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儒家的一些经典著作中强调对生态资源进行立法保护,这对当今生态文明的建设依然有借鉴价值。比如,建立责权明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划定草原、森林、海洋等生态保护红线,对不达标排放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损害赔偿制度,努力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的生活、健康等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应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息息相关,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注: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1624004101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筒》,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一、国学经典的内涵分析

国学经典要从国学与经典两方面分析。国学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文化的价值观,在当今世界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体系历史悠久,有诸多学派,如儒家、道家、名家、墨家等,都对历史文化传承产生深远影响。而经典是指从古至今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典范经书”,其中有:我国儒家代表的书籍《论语》《孟子》《春秋》等,儒家主张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认为人性本善,希望人们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儒家思想至今被沿用,非常受人们喜欢;道家代表的书籍有《老子》《庄子》等;墨家代表的书籍有《墨子》等;名家代表的书籍有《公孙龙子》等。这些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百家文化经典典籍,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二、国学经典在文明校园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民族自信

国学经典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代社会,由于青少年缺乏民族思想意识,加之外来因素影响较大,会产生崇拜西方文化等现象,从逐渐淡漠的民族文化中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问题。学习国学经典,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民族思想意识,在精神层面上提高道德文化底蕴,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少年从小建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一个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保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文明校园内开展国学经典学习是必要的。

(二)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传承着国学经典。其一,学生可以从教育的角度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二,学生可以从校园的生活角度营造和谐氛围。主要体现有:一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识。现今的大学生有很多不正确的观念认识,导致出现不符合其身份的表现,如有的学生被严重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影响着,从而对一些生活条件差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行为偏差,导致他们产生更加注重外表的心理和不理智的消费观念,使得这些学生产生了极端的想法。国学经典里的儒家思想主张道德和自身修养,教育人知足常乐,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适合校园文化发展。二是国学经典有益于校园和谐氛围建设。国学经典中更多的儒家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大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时,会从中体会到国学的精神,了解其中的中庸之道,从而受到良好的熏陶,学会用包容的心去处理人际关系,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国学经典中的公益思想。公益思想品格首先是做人所具备的重要标准。在公益和私利之间,人们往往首先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而国学经典中倡导公与私之间,应该把公益放到首位。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公益为先的思想,让公益大于私利,并将这一标准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

(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自身整体素质下降,尤其让人担忧的是道德素质与人文素质,其表现在功利、拜金、享乐以及不思学习、考试作弊等负面现象较为明显。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降会直接使其思想道德发生改变,也会受到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在国学经典教育中,优秀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包括了民族特色的人文文化,它是国学经典的载体,如果民族中没有人文文化,民族将不存在。主要范畴包括:哲学、文学、道德等,这不仅可以让人变得有深度、有内涵、有文采,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质。此外,国学经典民族特性还表现在奋发图强,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踏实务实,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所以说,国学经典在当代文明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国学经典在文明校园中的应用实践

国学经典属于人文课程,在校园中进行教学应用,可以以民族文化和国民素质为切入点融入日常教育,从而开设第二课堂。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学经典,并在枯燥乏味的学习外,丰富文化生活,消除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践工作中把国学经典和育人塑人融合起来,这种通过实践的创新形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在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更完美地接受国学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感受诵读魅力。老师富有感情地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大声诵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从而加深记忆。二是讲解和讨论。学习国学经典还有很多形式,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国学经典当中的含义,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

当下的国学经典教育都在初级阶段,因此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指导性的大学国学教育政策,从而制定出国学经典的教育制度。此外,对于学校来说,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专业课程。通过第二课堂国学教育形成学习国学经典氛围,如:通过校园文化和竞赛表演等国学氛围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进行国学教育;跟专修学科一样加大力度,建立国学经典学科。同时,也要与一般学科教育一样,进行教学评估,促进国学教育工作尽快开展起来。

四、结语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传承下来的遗产,是经过历代民族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精髓,蕴含着民族文化血脉与传统精神。国学教育作为第二课堂,能让学生更加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思想更加被学生了解和植入心灵,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品质修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学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校园建设和身心健康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教育;文科教育;和谐

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教育虽然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是普遍的重视人文教育。早在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具有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古希腊社会,人们将人文教育称为“Liberaleducation”,意即“文科教育”。“Liberal”一词源于词干“Libber”,意思是“自由”。文科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①由古希腊人所创立的传统文科教育以后为古罗马人所延续和发展,但到中世纪时的文科教育已与古希腊时的文科教育有了很大的不同,由于中世纪时的文科教育渗透着浓厚的宗教神学思想,因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借助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思想和世俗人文学科的复兴,一种对人性的充分肯定而对神性的否定,对人的无限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对科学的赞赏、肯定和促进的人文教育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独立,并逐渐形成体系。

近代的人文教育除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人多方面和谐发展理论外,还是一个科学教育勃发的时代。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夸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的人”,体现在教学内上不仅要学习语法、伦理学、论辩术、修辞学,也学习物理、数学、天文、地理、植物学、自然科学等这不仅确立了世俗人文学科在教育的地位,②也确立了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明近代教育中的科学教育,是作为人文教育内来看待而加以引进的。同时,也是人文主义教思想将教育引上了“科学”之路。

在中国“人文”一词源自于《易传》中诠释《易·贲》卦辞的一则篆辞:“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文”合在一起,指一种真善美完整结合的状态;指‘诗书礼乐之谓’,也就是人类为充实生活所创造与表现的文化产物及文物制度。”③‘‘人文”解释道,上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用现代术语来表述,则“天人合一”应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或者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与自然的一致”“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以人为本”应为“人文主义无神论”。’“刚健自强”则应表述为“发扬主体能动性。”“以和为贵”,则应表述为“肯定多样性的统一”。④实际上,古往今来,人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烈伦理意识,以及自强、诚信、和谐、恻隐、忠恕,以天下为己任等积极的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人文思想。

在中国自从奴隶社会产生学校教育之始起,非常重视对人的品行的培养,其中礼、乐、射、御、书、数等内容,贯穿人文教育的始终。“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学和文献资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加之自然科学发展缓慢,因而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五经”(《乐》经后来失传,因而“六经“变成”五经“)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经典著作(合称“四书”)始终是官学和私学的主要教材。其他教材基本上是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而已,如朱熹的《四书集注》以及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

在长达几百年的时期内,人文教育受到青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首先,欧洲古典大学是在具有浓烈的人文社会环境中形成和确立的;其次,有关人的研究一直是西欧学术的传统;第三,自然科学的发展较之人文科学相对滞后;最后,探求普遍知识是当时知识界以及握有政治权利的政治家的共同理想。可以说,这些大学在当初确立其教育宗旨时,就特别考虑到人性道德在社会中的主要影响作用,认为办大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从精神上找到根治人类道德沦丧对社会制度危害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扈中平,刘朝辉.《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王天一,方晓东.西方教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儒家 社会教育 价值取向

一、儒家经典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下的普及教育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指教育没有等级划分,所有的人在教育面前都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一教育理念由孔子提出并实行。这一理念下,教育成为了公平的一项衡量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教育公平,让庶民也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有教无类”发展到现代来讲,最能表现其含义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导致很多地区的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孩子读不起书也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供他们读书,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公平的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根据经济条件将他们排除到教育体制之外,这项措施在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二)德才兼备

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孔子主张的“仁”与“礼”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儒家经典著作的四书五经更是主张以“礼”服人,以“礼”见德,所以道德教育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到现代,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学校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以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都可以看到现代教育对道德的重视,因为无论在任何时代,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道德缺失而空有才华,是不会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孔子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三)“和为贵”下的和谐社会

儒家经典向来提倡“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等做人的基本原则,这种观念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这种和平主义理念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一直遵循的基本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教育给予学生的永远是爱好和平、和谐发展的人生观念。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和为贵”的思想更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推动了儒家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现代教育开始更多地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儒家经典的教育给学生带来和谐、和平的教育观,推动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二、儒家经典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借鉴意义

(一)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

文明是一个人文化水平及素质的全面表现,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也是通过其文明程度来展现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明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认为只有“为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实现个人文明水平的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而这个人文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存在于人们心中,更重要让整个社会都树立起文明的价值观,只有个人文明才能成就社会文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的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课题,只有人们的文明程度提升,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只有真正地树立了文明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确保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

(二)重视平等的价值观

由于儒家思想的创立背景是在春秋战国的战乱环境下,所以不难看出的是儒家经典所崇尚的最高目标就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且儒家学派还在此基础上构建 “大同社会”等一系列假想的美好社会环境更是表现出了社会稳定、民众平等的观念,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来表现人人平等的观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其中的“平等”思想更是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认为一个国家的建立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施行“仁治”与“礼治”,对待贵族与庶民应该采取同样的刑罚制度而不应该区别对待,这种人人平等的理念成为我国历史发展中人民奋斗的主要目标。在现代社中,平等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价值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平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诚信的价值取向

儒家教育中对于诚信的描述相当多,不论是“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还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代表了儒家学派对诚信理念的认可,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崇尚诚信的精神风貌,背信弃义与奸诈小人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而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违市场诚信交易原则的情况发生,造成经济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在此种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儒家的诚信观念,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去进行市场交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社会树立诚信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结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对于传统国学的知识学习已经越来越少,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儒家经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许多领域当中,不但在教育过程中有所体现,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儒家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儒家经典的社会作用,更加关注教育的现实意义,确保知识培养与道德培养的同步进行,实现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其次要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要进一步巩固国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让儒家经典以及其他传统国学知识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推动现代教育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继承和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发扬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