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新时代对职教“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提出新的挑战,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要求,各专业领域创新团队要建立协作共同体,完善校际协同工作机制。在此背景下,在教育部指导下,2020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国家级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两年来,共同体遵循“区域协作、优势互补、开放共享”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推动跨区域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引领全国职教电子商务专业领域教学改革。
多方参与,创新共同体组织管理机制
共同体以国家级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主体,在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共同体制定了章程,明确了组织机构,成立由电子商务行指委成员、高校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协作共同体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提供政策咨询建议、资源调配、项目指导等。
在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了由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共同体成员单位在内的16所高职院校和5家企业联合参与的全国高职专科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组,出版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指南,完成了国内首版《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简介》和《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工作。
共同体建立了共同体网站,完善联络员沟通交流、信息上报、审核发布系列机制,分模块展示团队建设历程和典型成果。共同体还充分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宣传展示各成员单位在团队建设中的新做法、新探索、新成果、新经验,在交流、学习、参考、应用中不断促进团队建设高质量发展。
优势互补,完善校际校企协同工作机制
共同体合作院校具有覆盖全国、双高院校引领等特点,合作的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具备产业引领优势。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共同体合作院校与企业的优势特色,以标准开发、模块化课程建设、新型教材与资源开发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展校际专兼职师资互聘,建立校际共享产业教授库,联合开展教师培训和应用技术研究,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共同体规范运行,成员单位出台《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办法(试行)》《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计划》等系列管理制度,有序推进共同体各项工作高水平、高质量进行。共同体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发展规划,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就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经过两年的建设,共同体成员单位共同编制了国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电子商务专业标准、电子商务双师建设标准,完成了融入“1+X”证书、农旅特色、农村电商+课程思政、融入模块化课程、专创融合型、跨境特色等6套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电商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模块化课程教学分工协作实施方案、“1+X”证书课证融通与成果学分互认制度和实施方案。
强强联手,建设资源成果共享推广机制
电商专业协作共同体通过校校、校企、跨区域协作,发挥共同体中龙头学校“点”的牵引力和“双高”专业群引领力,发挥多元主体“线”的辐射力,资源分享、成果辐射、经验推介,助推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共同提高与进步,展现了“面”的协同力。
两年来,共同体成员单位整合资源、协同合作,共同主持(参与)《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8个,“Java语言程序设计”“移动商务法律法规”两门课程立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线上共享课程资源54门。采用“校校对口帮扶”“选派教师对口援疆”“量身定制一揽子方案”等方式,东西协作,重点向新疆、贵州、青海等中西部边远地区实施农产品全渠道数字化运营智力“赋能”,向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输出课程标准10余项,培训全国新农人、农创客等各类农村电商人才。
共同体落实“走出去”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依托中乌经贸丝路学院、康博丝路学院、泰中罗勇丝路学院等国际化交流平台,对外输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核心课程标准,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相关领域师资。
分工协作,推动体系化课题研究与实践
共同体始终把创新作为建设的核心特征,以研究推动创新,以创新破解难题。共同体全员参与研究实践,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课题,落实主课题+子课题分工协作机制,与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创新团队体系化研究主课题、子课题与实践课题研究工作。例如,在教学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上,以工作任务过程导向、模块化实施为切入点,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标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组织活页式等新形态教材开发,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教学资源开发,协作共同体各学校结合承担的模块化课程建设任务,完成对应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
创新团队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实践本位”原则,研究实施“领导小组+项目团队”两级联动的管理制度,按照“理论研究与调研—系统化设计课题—协作研究与实践—成果提炼与总结—成果推广与应用”技术路线,集中开展开题、中期推进、阶段总结汇报。共同体组建专家智库,为课题研究、三教改革、共同体实践建设进行全方位指导和“智”力支持。
通过两年的建设,共同体研究与实践成果丰硕,单位成员获评省级及以上名师10余名,入选浙江省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出版新形态教材40余部、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0余本。主持国家级教学标准10余项,入选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余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60多个,发表核心论文150余篇。
(作者:作者张红、刘聃工作单位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吴洪贵工作单位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2-09-20 )
摘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根本属性
即民生本位、国家本位和服务本位。以民生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发展路线经历了地方探索、国家行动和继续深化三个阶段;以国家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路线经历了技能培养模式形成、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全面质量大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以服务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构建路线经历了职业教育类型思想的产生、职业教育类型制度的形成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个阶段。
课程建设
常熟理工学院:发挥后勤资源优势,深耕劳动实践课程 在常熟理工学院子悦快递中心,参加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的大学生们身穿绿马甲,或忙碌着整理货架、或热情地引导同学们取件、认真地进行着垃圾分类。“我在这边做的是引导同学们收发快递和整理货架,通过7次服务性劳动实践,我已经修满了32个学时。每次把货架整理的整整齐齐,方便了同学寻找取件,看着他们能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快件,成就感油然而升。”师范学院小教19级学生徐昕怡感叹道,“以前的我生活在父母的温馨呵护下,不知道劳动的艰辛,但是在这里,参加劳动实践后使我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价值和艰辛,让我对劳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劳动者更心生敬畏。” 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开设《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程,在劳动素养与素质拓展模块中开设了《服务性劳动实践》。后勤保障部作为落实《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的三个主要部门之一,以深耕做实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为抓手,突出后勤劳动资源优势,立足现有服务性劳动岗位需求,充分发挥后勤服务育人功能。 为了开好《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后勤保障部主动作为,与教务处、信息办充分沟通协调,依托腾讯乐享平台,实现了线上报名选课,从而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实践岗位信息并方便、有效地报名参与,组织实施。 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开设三年来,后勤保障部从育人队伍建设、育人制度建设与落实、课程体系建设、选课流程优化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育人能力。截至目前,后勤保障部从事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的老师达30余人,常设的服务性劳动实践有学生公寓门卫辅助岗、教室保洁辅助岗、会议室巡查辅助岗、餐厅保洁辅助岗、快递货架整理岗等10余种岗位,参加服务性劳动实践学生人数累计3300多人,累计认定超过10万学时。 为了深化服务育人效果,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优化课程选课方式,后勤保障部还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以制度规范育人行为。 在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反馈会上,我校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得到了专家高度肯定,相关实施方案被作为示范推广材料推荐报送教育部评估中心。 “作为不上讲台的教师”,常熟理工学院后勤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日常服务保障工作中发挥育人功能,参与到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新学期,为更高质量地推进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施,后勤保障部组织学生代表、服务中心课程负责人召开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推进会,面对面交流探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着重推进了选课方式的持续优化,有效缓解了学生延迟返校造成的课程积压,同时,还将创新优化课程内容,结合后勤岗位工作特色,推出切工、面点等特色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劳动实践兴趣,强化后勤育人功能。
(作者:钱祎馨 摘自常熟理工学院媒体平台 2022年9月16日)
消息1
图书馆开展2022级新生入馆教育
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及各种服务,掌握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途径、方式、技巧,图书馆馆员们于2022年8月29日至9月13日利用晚自习时间,主动走进教室,对2022级新生进行入馆教育。
入馆教育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图书馆工作的细致化、延伸化。本次入馆教育内容包括图书馆基本情况、开馆时间、入馆须知、遗失逾期处理办法、如何查找图书、电子资源阅读、防疫措施、阅读学习的方法等等,历时10天,覆盖全部新生51个班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圆满结束。
此次入馆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积极作用,让2022级全体新生对图书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图书馆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学习热情,为学子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并在求知路上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打下了良好基础。
热点资讯
近日,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以下简称《简介》)。新版《简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展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最新成果,覆盖新版专业目录全部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49个专业。其中,中等职业教育358个,高等职业教育专科744个,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47个。
本次《简介》研制过程中,教育部积极汇聚行业力量、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分析岗位需求、固化教改成果,组织上万名专家学者共同研制;成稿过程中先后吸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议88条,吸收地方和行业部门意见5700余条。《简介》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法新要求,全面展现了职业教育各层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素和环境要求,填补了职业本科专业简介的空白。《简介》立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体现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区别与关联,更新了职业面向、拓展了能力要求、更新了课程体系,增列了实习场景、接续专业、职业类证书等,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专业适配产业升级的响应速度,为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及继续深造提供了指导,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依据,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提供了参考。
教育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大力宣讲解读、认真贯彻落实,指导职业院校依据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全面修(制)订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定位,更新课程体系,加强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教育,按要求组织实习实训。教育部将依据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更新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岗位实习标准等系列标准,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更好服务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发布时间:2022-09-07 信息来源: 教育部网站)
开心一刻
真心话大冒险
几个同事聚会,高兴了,我建议大家玩真心话大冒险,谁输了谁打电话把我们的上司挖苦一顿。很幸运,我是赢家,看着他们把上司好一顿挖苦,一晚上乐呵呵的。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手机怎么不见了,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是用我的手机打的电话!
科普知识
肝脏不好,可多吃这四种水果
越来越多的人肝功能下降威胁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损伤肝脏细胞,最终导致疾病入侵。因此,有必要了解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不合适,并尽早纠正。其中,情感活动大、经常熬夜、嗜酒、滥用药物会给肝脏带来压力。如果自己也有,请尽早改正。当然肝脏损伤后可以弥补,摄取部分类型的水果后可以辅助修复肝脏细胞。
橘子:我国有无数肝病困扰的人,这一海量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必须了解疾病的诱因,做好万无--失的防范措施。要保护肝脏,请适量吃橘子。酸甜可口、成熟、品质优良的橘子,可以获取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有开胃作用。
猕猴桃:护肝者可以选择猕猴桃提供营养。猕猴桃维生素含量丰富且种类很多,大部分是人体必需的,必须通过饮食获取。维生素c通过满足需求来增强抵抗力,还能起到抗氧化效果,辅助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有的人长期偏食爱吃肉,无形中摄入热量过多,维生素供应量不足,器官功能下降,抵抗力变差。猕猴桃的抵抗力增强和营养丰富的作用可以保护肝脏细胞。 葡萄:葡萄很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含有纤维素、活性物质等,所以是人体必需的。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摄取花青素。和外表皮一起摄取提供的膳食纤维丰富,促进肠道蠕动,粪便排泄速度快,尽快排泄产生的有害物质,减轻肝脏排毒压力。另外,通过摄取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身体的自由基,有效对抗衰老。因此,肝脏受损的人平时可以多吃葡萄调节,甜酸的口感也有开胃的作用。
冬枣:冬枣是维生素很高的代表,要想提高抵抗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摄取冬枣是很好的选择。接受后维生素c的提供,不仅有助于增强免疫能力,还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有些人长时间吃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久而久之就会发胖,肝脏中脂肪堆积,功能下降。选择冬枣提供充足的维生素,有助于保护肝脏细胞。此外,冬枣中其他微量元素,矿物质丰富,还可以获得膳食纤维,提高饱腹感。
理论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中,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正式提出,并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进程中逐步显现自身效能,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现实发展
政策层面一张蓝图绘到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充足上位支撑。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非一个教育层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热点。从2014年国务院组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再到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会议的规格越来越高,会议主题愈发聚焦,会议间隔时间不断缩短。三次重要会议之后国家层面先后出台指针性文件,2014年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三个文件分别从提速度、定模式、指方向等方面推动职教事业有序发展。今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法条总则中申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为2019年改革方案文件中提出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表述提供了法律支撑。
执行层面一以贯之做到位,职业教育取得丰硕且具潜能的成果。职业教育相关的行政单位、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积极贯彻落实文件、法规精神,职业教育相关领域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动能。职业院校群体自身从实习实训场地设施建设、师资结构调整、产学研经验积累、学生数量、创新创业成果等方面亮点纷呈,成为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可持续动力;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职教园、产教城为区域特色产业注入源头活水;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构建起了城市、行业、企业、院校等生态发展共同体;在实用管用的技术技能驱动下“鲁班工坊”“中文+职业技能”等项目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逐步树立起中国职教品牌,形成“职”育民心、“技”植友谊的时代热潮;中职免费、高职奖助、技能就业等一系列具有鲜明职教特征的措施在脱贫攻坚、阻断贫困,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独特作用。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完整生态中的鲶鱼效应作用凸显,且显现出深远潜能。
深度审思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彰显我国国家治理能力。从层次到类型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自身发展有其先天的基础性作用,如基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铺垫作用,高等教育对知识本体的普及作用,当铺垫和普及达到一定程度时,教育以其特定的高阶形式反哺社会发展的作用就会异常显著。同时,教育自身与社会发展间存在着制约与促进的矛盾特质,在恰当的社会发展时机释放教育变革力量需要国家治理主体具有睿智、审时度势的治理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得以确立,是让人民有效分享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红利,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是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融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形成区域发展共同体,逐步放大产教融合效益的特色治理方略。我国职教事业的类型定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逐步成为体现个体社会发展价值,带动个体追求全面发展的路径;特别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日益提高,作为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顺势而为,肩负起助推社会发展,促进个体全面进步的时代使命。
面对“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职业教育是共同“智”富的基础手段,既顶天也接地气,具有人人皆可成才的多维接口;又把职业教育融入社会发展,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体现了我国社会对人民和社会个体高度负责的赤诚之心。(作者:张伯成,《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副社长 发布时间:2022-09-21)
消息2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9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从数据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加快。《职业教育法》首次修订,明确类型教育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三年扩招413万人,2021年高职(专科)招生达到552.6万人,是十年前的1.8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
世界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连接紧密,经济弱则职教弱、经济强则职教强。我国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十位跃居到如今的世界第二位,伴随40多年经济的沧桑巨变,职业教育也走过了由弱到强、由边缘到中心的发展历程。经济开放促进了国外职教理念进入中国,德国“双元制”、北美“CBE”等职教模式以及丰田、思科等企业标准纷至沓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向西方学习、借鉴中获得长足发展,有效支撑了改革开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进入经济全球化新时期,我国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迫切需要经过中国化、时代化淬炼的高水平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企业携手中国职教走向世界成为必然趋势,职教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职教改革重大政策举措,修订了职业教育法,催生了我国职教格局之变。
一看“功能之变”。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教育、经济、民生功能,站在经济社会全局抓职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强调“必须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中央领导同志从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上看职教,为我们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指出了方向、圈定了重点。
二看“体系之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范畴,提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普融通”等重要要求,目的是“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实现了体系内部各层次教育的纵向贯通,构建起服务人们职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与外部的横向融通,形成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与社会用人结构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职业学校、企业和其他教育机构相互协同,健全了多样化职业教育供给体系,为学习者架起了成长成才的立交桥、开通了就业创业的直通车。
三看“类型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按照类型特点和规律办职业教育被写入国家法律、成为国家意志,代表了中国理念、中国特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坚持“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方向”,体现在标准上就是“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体现在教育对象上就是“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体现在教育模式上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德技并修”“学徒培养”“订单培养”“贯通培养”,体现在评价导向上就是“突出就业导向,把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作为重要指标。类型教育话语体系日渐成熟。
四看“动力之变”。恐怕没有哪一种教育能像职业教育这样把政府、市场、企业、个人紧紧联结在一起。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有供给驱动、需求驱动之分,大多数国家将义务教育之后的初次职业教育划归政府负责,而将其他职业教育和培训交给企业或者市场,总的来看,呈现出需求驱动为主、供给驱动有限的发展格局。我国在制度设计上,合理平衡供给与需求,重视强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确立了“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的改革方向,健全了政府统筹协调、产教深度融合、社会多方支持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构建了“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实施体制。我国既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又积极发挥市场多元主体作用,形成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混合动力”机制,这种制度优势为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孙善学,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发布时间:2022-09-21 )
消息3
为“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云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决定举办2022云南高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华新青年”主题大赛。
竞赛时间:省级赛时间是2022年9月15日—11月14日;全国赛时间是2022年12月(具体时间待通知)。参赛对象:云南省各高校在校师生。参赛作品提交平台:http://www.globalyocie.com/#/home;参赛要求填写作品信息包括:作者单位、院系、社团等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参赛组别,提交后待审核。
请老师们积极投稿并鼓励学生参与。并把参与的名单报给图书馆李国兰老师。
政策瞭望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
《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据悉,这是国内第一本教师教育蓝皮书。 蓝皮书由南京晓庄学院组织研制,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区域篇、附录五部分。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通过构建教师发展指数,测算了全国教师发展水平,勾画出全国30个省(区、市)的教师教育发展水平地图,深入剖析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系统提出推进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推进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蓝皮书首次发布的中国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表明: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支持的不平衡程度均有所降低,但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仍需高度关注。 蓝皮书指出,我国教师队伍规模世界第一,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总体教育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建立了成熟的教师教育管理体系、规范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系统的教师专业标准制度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教师教育管理制度化特征日益突出;不断发展并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纵向打通了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培训的全环节和全过程,横向实现了普通高校、师范院校、教学科研机构、中小学、社会教学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有效联结,形成了涵盖教师职业全生命周期的教师教育生态体系;不断探索并形成了多元化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教育理念、总体目标、保障体系等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为保障我国不同阶段教育对教师队伍的需求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蓝皮书指出我国教师教育仍然面临提高生源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效能、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师范院校发展、完善“U-G-S”协同育人机制、应对数字技术等诸多挑战。需要建立更具激励效果的招录和退出机制、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和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大力加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事业、升级更新“U-G-S”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教育发展。 蓝皮书发布经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在江苏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支持下,由南京晓庄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 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表示,蓝皮书不仅对我国教师教育事业总体状况和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而且对师德师风、课程思政、信息技术、劳动教育等当前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回应。在教师培养方面,蓝皮书对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和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可借鉴方案,也为决策部门提供了智库支持。
(责任编辑:戴文慧 摘自《光明日报》 2022年9月5日版)
职教好书荐读
曹永国:《自我的回归——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逻辑》
该书立足于现实,系统诠释了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现实遭遇及其异化表征;将自我认同放置在对比和斗争中进行考量,充分展示了大学教师处在自我理想与现实境况、灵魂拷问与功利取向、人性卓越与精神平庸、自我适应与自我质疑等矛盾漩涡中的完整而复杂的存在图景。
该书主题符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改革趋向,认真回应了当代大学教师自我发展中存在的认同迷惘、身份焦虑、取向危机等普遍问题,结合思想史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大学教师自我认同发展的逻辑脉络,体现了大学教师自我认同发展中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反思的统一、本真探寻与多重纠葛之统一、坚守理想与宽宥现实之统一。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协作共同体创新工作机制】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houdi.cs-ej.cn/news/601.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成事e家移动站 http://houdi.cs-ej.cn/mobile/ , 查看更多